考研的历程

时间:2025-06-25 20:43:25
考研的历程

考研的历程

考研的历程1

从318到现在的183,变的是被排列组合过的数字,不敢变的是温茶般心如止水的坚韧。

昨天已晕倒过,哭过,怪过自己,不敢想:10年寒窗4年苦读,到最后我到底能换来什么?

1月中开始准备复习,到今天-----7月4日,快半年了。突然觉得提起笔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来总结、回忆。写完的4盒笔芯,喝完的3大袋绿茶,尘封了晨光依旧的岁月。

2月:我恋爱了,和一个心仪已久的人,异地恋。青山白云,草长莺飞,风景如画。见了他父母,他叫他弟弟,叫我嫂子。欣喜若狂,以为这就是真爱,一辈子。

3月,异地、考研进入状态:7点起,10点30回。每日回寝途中是他在电话里陪着我聊天,讲遍一天的喜、怒、哀、还有乐,甜甜蜜蜜。

4月,争吵、考研状态不佳:妥协、争吵----妥协、争吵,乏味的单曲循环。像一盘棋,弹珠殆尽,等待死亡。

5月,不信任、争吵、分手、争取、失恋、纠结、放弃、断掉所有联系:鱼儿累了,好累。悬空的瓶子,摔碎在地,啪啪作响,拾掇起来,划破手指。不敢去想,一想就会流泪。他说出的爱情,伟大、柏拉图;我看出的心思,虚伪怯懦,没有那么伟大的爱情!不想再去总结,自古山江美人不能两全,终须看淡。不想再去回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6月,复习效率极高,荆棘丛生:带着泪、汗,终于第4次进医院打吊牌,瘦了13斤。恨,恨自己太柔弱;爱,爱父母从未放弃过不争气的女儿;谢,谢身边的朋友,关怀备至。

7月3日,晕倒:已经说不出晕倒在地是个什么感觉,但它却是我考研路上最幸福的时刻,睡了好久好久……

半年,走过一个春天,正渡一个夏季。重庆=高温+蒸桑拿。难过,仍需坚持,Hold on!

考研的历程2

“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同学奔波在市里和学校之间。但这时工作对于我并没有吸引力,因为我更想考研。但家里的经济条件,又让我感到为难。

我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开始理解城市的繁华是在高中毕业,考入理想的大学后。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在走进大学后的几天就开始了自己“创业”历程。因为刚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由于对它了解的缺乏,便决定了我无法很快找到适合学生身份的工作。但是那个时候,学校的同学都喜欢在晚上吃泡面,特别是冬天的夜晚,所以我就花钱,买了两个热水壶,和一箱泡面。一到8点之后,我就开始奔波在各个宿舍之间,后来,我又开始卖一些其他零食。这样的收入可以维持我的生活,但也所剩无几。所以我想要改变。

第二个学期开学,我放弃之前的工作,开始到市里找兼职,不久我就接了个周日促销的工作,另外,也找了份家教的兼职。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未忘记和耽误学习。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大三。同学都开始奔赴市里找工作,我反而想远离它,回到校园,不管是因为对知识的热爱,还是社会对学历的要求,我打算考研。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为考研奋斗,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会跑到学校的图书馆,跑到市里的图书馆以及各个较大的书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而且是公费。

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涯之后,我和在困难中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女朋友结了婚,另外,也找了份在专科学校代课的工作,我和妻子的收入可以满足日常的开销,偶尔还可以为家乡的父母寄点钱。现在的我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自豪,另外,也想给考研学子一点建议。

一、专业选择要认真对待。

选择专业不仅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且还要确定能够考上,并且最好是公费研究生。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所选的专业有详细的了解,包括专业的前景、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往年录取情况、以及公费名额等等。通过对这些的了解,还可以增加考研信心。

二、生活中要不断激励自己。

我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既要忙学校的事情,又要操心“挣钱”的事,还不能耽误考研复习。刚开始就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时间长了,更是吃不消。但我会经常看些名人事迹,遇到困难时,就用他们来激励自己,就会感觉自己其实还要比他们好的多。慢慢心里就会有一股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困难,只要咬紧牙关,一挺就过去了。现在回想那段时间,我感觉生活中再不会有什么困难能把我压倒了。

三、关于复习技巧。

现在也有很多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的技巧,其实我感觉也没有什么。就是复习时要刻苦、勤快、多留心、善总结。如果真有什么复习技巧,那就是复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其实每个人的复习方法都不一样,也不可能一个方法同时适合两个人的。所以建议同学平时多留心、多总结,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技巧。

考研的历程3

20xx年我报考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成绩为政治85分,日语85分,英语水平测试113分,英语写作与翻译119分,初试成绩总分第一,现已经被录取为公费研究生.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复习经历,希望我的经历能对20xx年考研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第一步,选择学校与专业.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选择报考的学校时,一定要对自己的水平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曾经考过三次研究生.第一次是在1997年大三时,自己水平一般,却报考了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结果才考了285分.第二次报考的是长沙铁道学院外国语学院,初试335分,刚过当时的330分的最低复试分数线,但结果复试没通过.原因之一就是选择学校时没有估计好自己的水平与这所学校的出题难度.在时隔6年后一次偶然的工作安排激发了我的地三次考研的决心.为了在这次考试中一次成功,我在选择学校时下了很大的工夫.首先花费近800元邮寄初步选定的学校的历年试题.然后找时间认真做这些全真题目.只要做题时专业课成绩能超过210分,二外日语能超过80分的,并且这个学校名气也可以的学校,就定下来.经过数次艰难的买题做题选择,最终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

第二步, 要有一个强烈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十分重要.我工作已经近7年,有家有口,而且还不能耽误正常的教学.复习起来困难压力很大.从20xx年9月份开始,我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复习目标是:保证专业课在210以上,政治在60分以上,日语在80分以上.复习原则是:再把GRE单词背一遍,争取能用于写作和翻译上.在者一点上,我想是通用的.学习一门语言,只要掌握的它的词汇,其它问题,如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都可迎刃而解.具体到实践中,首先又是大投资.然后再大阅读,理解,大记忆.对于政治,日语和专业课,有花了1000多元购买了相关资料,然后就每天挤时间复习.我每天要上四节英语课,加上备课,批作业等任务,剩余时间不是很多.于是晚上11点30分以前从未休息过.当然,在这其间,没有逛过公园,没有看过电影,所有自己能支配的时间都利用来背单词,背政治.

曾经有过的两次失 ……此处隐藏6523个字……上因紧张而失眠的恐惧,因为那一刻有一种力量一直在支撑着我。但我还是失败了,而且很惨,惨到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分数。除了政治,其他三门我都不及格。那一刻,我好想哭,回想起那走过的每一个考研日夜,我无言以对。但作为一个七尺男儿,那一刻我又不能哭,我没有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理由,我只能强装起笑脸在实习单位里干活。考研的结果注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注定是掌声和泪水的交融,注定要在我大学生活快要结束时给我太多的痛苦和不甘。或许考研的失败在人生的道路上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渴望考上却又有实力考上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太苦涩了。

带着对考上研的同学的羡慕和对找到工作的同学的钦佩,我一直在思考:继续还是放弃?我迷茫了。

考研的历程7

一、AnchoringinBJUT!

当我去年决定考研时,起初也是不知道要报哪个学校,但我的本科学校由于不在省城,只在一个地方城市,四年的生活让我切身感觉到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学校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对所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的视野的拓展是多么重要,所以我决定一定要去一个大一点的城市,如果学校的专业再好一点就完美了,在网上看了一些学校,沈阳建筑、大连理工、哈工大、天津大学、北京工业,最后大概在这个时候定下了北工大,一来北工大土木在全国绝对是排得上名次的(教育部最新的排名是第8),二来学校在北京,我喜欢!从此就开始了针对性的备考。

二、备考过程

我的成绩不高,备考过程的方法就不好意思去说了,但有一点我感觉特别重要,切忌眼高手低,当时我的数学听得上届学长说一定要多看几遍复习全书,后面的习题也要做,可是等我真正开始复习的时候,发现我的进度很慢,为了赶进度,只是一遍遍地“看”,而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动手做习题,却总是安慰自己那些题我基本都会做,等到距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做真题才发现我的做题能力是如此的不足,最后数学只是刚过学校的复试线,现在想想好惊险啊。有道是看会的题不等于自己动手就会做,自己动手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出!

关于辅导班,结合我的经历,没有必要,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看到别人报了,自己花大把钱报了可以找到一点心理安慰,还有就是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去看各个“名师”的讲课视频,看得自己晕头转向。踏踏实实复习才是王道。

三、网上报考

等到十月份就要正式填报志愿了,志愿只能填报一个单位。对于填报志愿,我想说,始终坚持自己定下的目标非常重要,当时我没有犹豫地填报了北京工业大学,我想如果这时候为了自己更保险地填报了一个一般的学校,就会有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的程度,谁知道结果会怎样呢?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者。

四、正式考试

第一科考试是政治,当时就是狠劲地答,不管对不对把自己想到沾边的全答上,最后居然答了七十多分,有点小意外。第二科是英语,英语虽然是过了六级,可是我的英语答的并不好,现在想想估计就是平时没有全面复习各个题型,临考时有点不知所措。第三科是数学,并没有真答出几道题,就是能答多少答多少吧,最后惊险通过学校小线。考过了数学,我碰到好多同学下午没有心情去啦,下午确实有没有去的。我感觉坚持到底还是挺重要的,起码得给自己一个交待吧。

四、出成绩后

成绩出来后,刚开始是感觉还凑合,起码过了北工12年的复试总分线,但数学差了好几分,只希望今年能降数学单科线啦。又过了几天,论坛上,考研群上各种的讨论分数线,有说336的,有说340,更让人害怕的是居然有来自北工的邮件说要今年复试线不管学硕还是专硕都要在340以上,看到这些,感觉希望很是渺茫,但我感觉只要学校还没有正式公布复试分数线,希望总是还有的。

在4月1日,学校公布了复试的分数线,我怀着看看我差了几分的心态打开了北工的,打开复试要求的表格,找找找,终于找到了建工学院,找到了土木工程,一看线,328,再一看数学小线,80,我笑了,居然过线了,我还有希望。在这之前,我已经把大部分希望放在了调剂上了,填报了上海一个调剂大户,还有一个兰州的二本学校。当天下午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复试通知。

而就在此时,我的希望还重点放在调剂的两所学校上,但是让我愤怒的是,两个志愿报上后,48小时内竞然没有一个学校答理我,提交上的志愿甚至连看一眼也没有看。无奈,又报了另外两个学校,都在北京,还好,志愿提交上不久便有一个学校给我发了复试通知,当时没有犹豫地点了确认,可是当我打开那个学校的,却发现复试时间在9号,正好和北工面试时间重合,怎么办?当时的感觉是肯定是调剂的学校录取的可能大,我有三个选择:

1.两个学校都去,毕竟北工的面试时间也就二十分钟不过,可是两个学校离的较远,有点不现实。

2.放弃调剂学校的复试,将北工进行到底,哪怕最后死得很惨。

3.放弃北工的复试,转而去复试的学校。最后我想,奋斗了一年不就是为了北工大吗?既然北工给了我复试的机会,我为什么不去最后的尝试呢?哪怕最后没有录取,我也完完整整地将考研过了一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进行投机的想法是不应该的。

五、复试

去北京复试的心态就是将考研过程完整走一遍,结果我不敢抱任何奢望,第一天交材料,体检。第二天笔试,笔试是八选五,以前只知道是填空还有选择,不晓得今年竞然有计算题,还好,计算题都是非常非常基本的题,一道是钢结构关于高强螺栓的,另一道是关于抗震地震作用力计算的,还有一道好像是土力学关于土方体积计算的。

第三天就是面试啦,我排在本组的倒数,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很晚。面试我感觉我很幸运,老师很随和,问我的问题并不多,由于我说我最喜欢的科目的结构力学,所以老师问的题主要是关于结构的,比如为什么喜欢结构力学,主要喜欢哪个部分,结构设计求内力主要用力法还是位移法,在作毕业设计求结构内力时用哪两个方法求?

感觉都不算太难,基本都答上来了。

就在面试完当天晚上,在半夜1点多时接到学院电话,只说是上第二天8点半去开会,不要迟到啦,当时突然接到电话,正迷糊着也没有问是干什么的。接到电话后,我就睡不着了,一直在想明天让我去是干什么的呢?不会是复试被刷明天去把自己的材料领走,该去哪儿调剂赶紧去调剂?或者有什么其他的事,但始终没敢是复试通过啦。

八点到学院,碰到好多昨天面试的同学,我问其中一哥们,今天来是干什么的?他很惊讶地看着我说,你还不知道吗?导师双选会!听到这些,我还是半信半疑,直到坐到了会议室,一位好像是院长级别的老师说恭喜同学通过我校复试,我才明白,噢,这是真的,我通过了复试,但还是感觉是在做梦:以刚过线的初试成绩进入复试对我来说已经是意外了,对复试结果不敢抱任何奢求,最后在据说是复试比为1:1.5的复试中顺利通过,又是另外一个绝对的意外!

结语:能够最终通过复试,真心的感谢北工大给了我复试的机会,面对这个意外的复试机会,我没有轻意的放弃,而是选择坚持到底,面对其他的选择,果敢地选择放弃。一路走来,感谢考研过程中帮助、支持、鼓励我的家人、老师、同学还有素不相识的研友,祝福20xx届考研的同学们圆梦北工大!

《考研的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